灌浆材料是以高强度材料为骨料,以水泥为结合剂,辅以高流态、微膨胀、防离析等物质。具有自流性好、快硬、早强、高强度、无收缩、微膨胀、@、无害、无老化、对水质及周围环境无污染、自密性好、防锈等特点。在施工中具有质量可靠、成本降低、工期缩短、使用方便等优点。
高强度无收缩灌浆材料参考理化指标:
型号:KR-G1。
抗压强度(MPa)≥80。
垂直膨胀率(%)≥0.02。
流量(mm)≥270。
浇注材料(kg/m3)2200-2400。
高强度无收缩灌浆材料的性能特点:
早强高强:浇水后1-3天强度高达50MPa。
持久高强度:后期强度下降绝无后顾之忧。
自流:可填充所有缝隙,满足设备二次灌浆的要求。
微膨胀:确保设备与基础紧密接触,二次灌浆后无收缩。粘结强度高。
耐油渗透:密实抗渗适应机座油污环境。
抗剥离:新旧界面结合牢固。
耐候性好:-40~800℃长期安全使用。
高强度无收缩灌浆材料的用途:高强度无收缩灌浆材料适用于热荷载设备的基础垫层和二次浇筑层;耐热辐射环境建筑结构。同时可用于各种机械设备的二次灌浆、土木结构的接缝和加固、螺栓锚固、地面自流平浇筑;可替代环氧树脂砂浆、桥梁、道路、隧道工程、防渗、抗裂、防水混凝土工程。
施工简介:
一、灌浆施工前应准备搅拌机、灌浆设备、模板及养护用品。
二、二次灌浆时,模板与设备底座之间的水平距离应控制在100mm左右;模板顶部标高不得低于设备底座上表面50mm。
三、混凝土结构改造加固时,模板支护应有足够的灌浆孔和排气孔,灌浆孔径不小于50mm,间距不超过1000mm。
4、混合水泥基灌浆材料时,应根据产品要求的用水量加水。应采用机械搅拌。搅拌时,应先加入2/3的水,搅拌约3分钟,然后加入剩余水,搅拌至均匀。搅拌时间不得少于5分钟。搅拌地点应靠近灌浆地点,并确保灌浆的连续性。每次搅拌的量取决于使用量,以确保材料在30分钟内用完。未使用的部分不得用水搅拌。
五、地脚螺栓锚固灌浆:
(1)地脚螺栓成孔时,螺栓孔壁粗糙,应清理孔内,无浮灰、油污等杂质,灌浆前用水浸泡8~12小时,清除孔内积炎。
⑵灌浆前,应清除地脚螺栓表面的油污和铁锈。
(3)将混合水泥基灌浆材料灌入螺栓孔时,可根据需要调整螺栓位置。灌浆过程中严禁振捣,可适当插入,灌浆后不得再次调整螺栓。
六、设备基础二次灌浆:
(1)灌浆前,应清理与灌浆材料接触的设备底板和混凝土基础表面,无松动碎石、浮浆、浮灰、油污、蜡质等。灌浆前24小时,基础混凝土表面应充分湿润,灌浆前1小时清除积水。
⑵二次灌浆时,应从侧面灌浆,直至从另一侧溢出,不得从相对两侧同时灌浆。灌浆开始后,必须连续进行,灌浆时间应尽可能缩短。
当轨道基础或灌浆距离较长时,可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分段施工,每段长度不得超过5米。如果设备底板结构复杂,应采用压力灌浆。
(4)灌浆过程中严禁振捣,必要时可使用灌浆助推器。助推器沿着浆液流动方向的底部疗法推动灌浆材料,严禁从灌浆层中上部推动。
(5)设备基础灌浆完成后,应在灌浆材料初凝后沿底板边缘向外人切割45°斜角。如果不能切边,应在初凝后擦拭...压光灌浆层表面。
七、混凝土结构改造及加固灌浆:
水泥基灌浆材料接触的混凝土表面应充分凿毛。
⑵修复混凝土结构缺陷时,应清除松散的混凝土,露出钢筋,将修复区域的边缘切割成垂直形状。
灌浆前应清除所有碎石、粉尘或其他杂物,并湿润基层混凝土表面。
将混合均匀的灌浆材料灌入模板中,并适当敲击模板。
当灌浆层厚度大于150mm时,应采取相关措施,防止温度裂缝。